關鍵詞:房屋建筑學;土木工程專業;實踐環節;課程設計;建筑基礎
摘 要:本文從影響房屋建筑學的教學因素出發,闡述了土木工程專業應以房屋建筑學為專業基礎知識,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土木工程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建筑基礎”.
我院依照教育部“寬專業、寬口徑”的大土木思想制定了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目標定位在培養應用管理型、經營型的復合人才。就我院目前的師資情況來看,土木工程專業在增加基礎課的同時,應側重于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房屋建筑學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表達和實現房屋建筑設計的必要條件。重視房屋建筑學課程,提高學生的房屋建筑設計能力,正是滿足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要求。
一、影響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的因素
1 專業過分細化,在專業之間造成空白區。
土木工程專業和建筑學專業聯系密切,不可分割,然而由于兩個專業的教師都強調各自專業特色,在不知不覺中已將學生引入專業誤區。土木工程專業側重于結構施工等課程的學習,對房屋建筑學重視不夠,建筑設計部分的授課便可有可無,構造部份敘述性強,內容繁多,造成學生掌握不牢固。而建筑學專業的教育思想存在著重藝術輕技術的傾向,重視主干課建筑設計而忽視建筑構造、建筑物理等技術課程的學習。后者認為方案設計為其本職工作,而前者也把結構設計和施工作為其份內工作,兩個專業均忽視建筑構造內容的學習,這樣一來在兩相關專業之間造成空白區,實際上均背離了各自的培養目標。
2 考試性質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影響。
房屋建筑學課程分兩學期開設民用建筑設計、工業建筑設計,后者一直定為考查課,而前者一直游離于考試考查課之間,從而使學生忽視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學習。在本次教學計劃修訂中,將房屋建筑學兩大部分定為考試課,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缺憾,對房屋建筑學的學習起了促進作用。
3 教師自身對課程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我院建筑技術教研室的青年教師大多是畢業后即從事教學,沒有工程設計實踐的經歷,自身的建筑修養和設計水準較低,授課只能是照本宣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青年教師也意識到危機感,希望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近些年,通過攻讀學位、進修等多種方式,青年教師的知識結構層次發生了質的變化,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及高職稱教師比例占到60 %以上。系里也積極和本院建筑設計院聯合,鼓勵青年教師參與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提高實踐能力。房屋建筑學是綜合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工程實踐技能均得到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改善。
二、加強教學改革,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加大知識的科技含量
處在高新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建筑物自身蘊含的科技含量日益膨脹,這迫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增加知識的信息含量,培養學生應用高新技術的意識。
1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就建筑構造課程的教學目的和任務而言,其內容始終都和建筑構配件的構造圖樣密不可分,因此在有限的學時內反映傳遞大量的信息資料(主要是圖片資料)是該門課的一個重要環節。把計算機和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引入該門課的教學過程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圖片的選擇是從具有代表性、針對性的施工圖中截取構造圖樣,特別是從正在施工或已竣工的實際工程項目中選取構造圖樣,既有圖片又有實踐的印證,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又加強了構造內容的直觀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墻體一章中,引入了住宅和本院學生食堂(框架結構) 墻體大樣投影片。因為建筑構造部分是以磚混結構講述墻體,增加框架結構內容拓展了構造設計思路,使學生在學習磚混結構墻體設計的同時掌握框架結構墻體設計。又比如在雨蓬構造部分,教科書上歷來只是最基本的兩種雨蓬形式,但在實際工程中雨蓬設計可謂千姿百態,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展示多種雨蓬的構造圖樣,拓寬了構造課程的內容。
2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經過一年級建筑制圖課程的學習,學生對工程圖紙、建筑材料、制圖規范和要領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并具備了一定的制圖技能。但由于計算機輔助設計CAD 的迅猛發展,在設計部門已完全采用計算機繪圖的今天,學生對手繪抄圖的積極性不高,及早引入計算機繪圖也是提高建筑制圖課程效果的有效途徑。房屋建筑學課程是讓學生在掌握建筑設計、建筑構造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運用制圖知識和制圖技能表達設計意圖,課程銜接良好。從抄繪圖紙理解設計意圖到掌握原理進行設計最終完成并繪制出設計圖紙,課程之間聯系才能在教學中體現出來,達到使學生既鞏固了建筑制圖、建筑材料知識,又掌握了房屋建筑學內容。房屋建筑學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繪圖作業的完成,一定要使學生達到通過查閱設計資料完整繪制構造圖樣的水平,比如繪制墻身大樣、樓梯平剖面、樓板布置、屋面排水等一系列圖樣,這樣才能使學生融會貫通,掌握房屋建筑學的根本內容。
三、重視實踐環節,提高應用能力
1 重視實踐環節,把握認識實習。
在整體壓縮學時的情況下,原有的房屋建筑學課程認識實習由兩周縮減為一周。在五天的時間里,針對建筑類型、結構形式、施工工藝需要安排磚混、底框架住宅,框架、框剪的多類公共建筑,單層、多層的工業建筑等,才能滿足實習的大綱要求。高校擴招學生人數眾多,因此,應增派教師人手,并讓工程設計師及工地技術人員參與認識實習環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重視課程設計環節,嚴把課程設計質量關。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的第一次課程設計,是將其所學的房屋建筑學知識和一年級所學的建筑制圖和建筑材料等課程結合起來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又是后續課程的基礎。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應完成從方案到施工圖設計,設計內容應貫穿在一學期的教學之中。由于高校急速擴招、專業擴展、學生的負擔加重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方案設計對他們來說是難上加難,設計方案難以定稿,教師和學生均無力也無法再去按上述設計過程實施,只能是選定若干平面設計方案,由學生完成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藉以完成課程設計這一教學實踐環節。在這種形勢下,經多年課程設計的摸索,我們選擇了住宅設計和教學樓設計學生較熟悉并對其設計原理清楚的設計題目。學生以設計者和使用者身份依據設計規范和設計發展趨勢來完善初步設計方案。要達到上述要求學生必須查閱相關設計資料,促使他們認真思考和分析設計中的問題,獨立工作能力相應得到提高。
教師在考慮學生初步設計可行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完成立面、剖面設計并增加繪制居室、廚房家具布置圖,真正掌握平面、立面、剖面設計的尺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沒有進行方案設計的不足。再者,加大課程設計的深度和難度,使其達到施工圖設計的要求,提高設計的質量和水準。依據構造原理選定合理的構造方案,是完成初步設計后又一關鍵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優先選用新材料、新技術的構造方案,以使教學內容和建筑業的發展相適應。這樣的課程設計留給學生的思考和設計空間加大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才得以發揚光大。